工信部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
—— 城市公共交通
點擊數:45692019-12-05 15:21:50
12月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布《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9日。
業内分析人士認為,該規劃為未來十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堪稱今後一個時期内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40%,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比70%。
其中規劃的亮點包括:
1、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等稅收優惠政策
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保險等支持措施。破除地方保護,建立統一開放公平市場體系。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公共服務、共享出行等領域車輛運營支持力度,給予新能源汽車通行、使用等優惠政策。
2、到2025年 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占比達到25%左右
發展願景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力明顯提高,動力電池、驅動電力、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3、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充電網絡,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引導企業聯合建立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台,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與統一結算。引導充電基礎設施相關方聯合開展建設運營,支持居民多車一樁、相鄰車位共享等合作模式。
4、加快推進先進适用儲氫材料産業化
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性,因地制宜開展工業副産氫及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應用,加快推進先進适用儲氫材料産業化;開展高壓氣态、低溫液态及固态等多種形式儲運技術示範應用,探索建設氫氣運輸管道,逐步降低氫燃料儲運成本。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開展油氣氫電綜合供給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範運行。
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加氫基礎設施立項、審批、建設、驗收、投運等環節的管理規範。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支持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開展油、氣、氫、電綜合供給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範運行。
5、正式意見稿中删減了此前關于2030年的發展目标
此前的内部意見稿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形成市場競争優勢,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40%,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比7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在高速公路廣發應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規模化應用,汽車新車能耗到達世界先進水平。
6、建立新技術豁免機制
這一條與美國的《自動駕駛法案》中的一條類似,給予車企自動駕駛汽車生産數量豁免,被豁免的自動駕駛汽車可以不用嚴格遵守現有的汽車安全标準和相關規定。正式意見稿中的這一條很可能就是為後續發展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政策支持。
7、完善雙積分管理辦法
同時,意見稿還提出:要完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建立與碳交易市場銜接機制。
8、健全安全保障體系
《征求意見稿》提出,強化企業對産品安全的主體責任,落實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健全新能源汽車整車、零部件以及維修保養、充換電等安全标準,完善安全法規制度。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隐患召回管理工作力度。落實企業負責、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安全生産機制,加強安全生産監督管理。
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頻發,為産業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也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讨論。《征求意見稿》再次把安全放在了重要位置,也是從政府層面,監督和管理企業生産。
9、支持産業鍊核心企業發展
《征求意見稿》提出,以資本市場為依托,發揮各類基金的協同作用,推動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等零部件企業優化重組,提高産業集中度。據電池中國網了解,2016年我國動力電池企業有200餘家,而今年前三季度,能配套裝車的電池企業已經不足70家,随着今年新能源汽車财政補貼大幅退坡,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已經進入深水區。不過,業界普遍仍認為,目前近70家電池企業中,還将有約50家左右會被洗牌出局,最後國内電池産能将會集中在二三十家企業左右。這個預期也與《征求意見稿》提出的目标似乎一緻。
10、加快固态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産業化
《征求意見稿》提出,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開展先進模塊化動力電池與燃料電池系統技術攻關。
在實施電池技術突破行動中,加快固态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産業化被列為“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網傳《征求意見稿》這塊表述為“加快全固态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産業化”,此次《征求意見稿》删除了“全”,由“全固态”變為“固态”,雖隻是一字之差,卻也值得尋味。
此外,開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加強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系統短闆技術攻關,也被列為“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不過,《征求意見稿》沒有再次在能量密度的提升上有所表述,而是強調了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提高。
11、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鍊發展
《征求意見稿》提出,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提高锂、鎳、钴、鉑等關鍵資源的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動力電池模塊化标準體系,加快突破關鍵制造裝備,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産效率。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動力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退役推出等環節管理制度,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
意見稿還要求:2021年起,國家生态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用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制定将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的具體方案。
自2012年國務院發布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從無到有,從0到百萬輛級别,從導入階段邁入成長階段,現在已成為引領世界汽車産業轉型的重要力量。不過,産業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挑戰需要解決和引導,《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旨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對于産業鍊各環節企業來說,這也将是新機遇。